kaiyun·(中国)官方网站

导航切换

联系电话:
027-88108487     13963666992

kaiyun·(中国)官方网站

kaiyun·(中国)官方网站
当前位置: 主页 > 德育视窗

kaiyun【德育工作】乌兰浩特市“一校一案”落实《中小学德育工作指南》典型案例——第十二中学

作者: 小编 来源: 网络   日期:2023-12-14 11:45

  原标题:【德育工作】乌兰浩特市“一校一案”落实《中小学德育工作指南》典型案例——第十二中学

  育人为本,德育为先。为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教育的重要论述,深入实施《中小学德育工作指南》,加强和改进中小学德育工作,提升学校育人质量,形成学校育人特色,乌兰浩特市教育局组织开展“一校一案”德育工作典型案例征集活动,今天为大家分享市级优秀典型案例——乌兰浩特市第十二中学特色德育案例。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要把立德树人融入思想道德教育、文化知识教育、社会实践教育各环节,贯穿基础教育、职业教育、高等教育各领域,学科体系、数学体系、教材体系、管理体系要围绕这个目标来设计,教师要围绕这个目标来教,学生要围绕这个目标来学。”乌兰浩特市第十二中学在办学过程中深刻理解总书记的要求和嘱托,坚持“五育并举”,突出德育实效,深化课程育人、文化育人、活动育人、实践育人、管理育人、协同育人,全面发展素质教育,着力培养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

kaiyun【德育工作】乌兰浩特市“一校一案”落实《中小学德育工作指南》典型案例——第十二中学

  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全面落实党的教育方针,始终坚持社会主义办学方向,以爱国主义教育为主线,以行为习惯养成教育为重点,结合学校实际情况与工作计划,不断探索更适合学生身心健康发展、更符合社会发展规律的德育路径,使德育工作与学生学习、生活密切融合,切实增强德育工作的主动性、实效性。

  打造全过程育人、全方位育人、全员育人的德育模式,在形成学校德育工作特色的同时,致力于培养学生的人文精神、科学素养、创新能力,让学生的人生有底气,精神有气度。

  学校文化是全面育人不可或缺的重要环节,良好的学校文化能以鲜明正确的导向引导、鼓舞师生,以内在的力量凝聚、激励师生,以独特的氛围影响、规范师生。第十二中学的“家文化”是以尊重为核心,以厚重为底色,以和谐奋进为基础的学校文化。“家文化”以推进“六项工程建设”(精神文化工程、个人成长文化工程、制度文化工程、课程文化工程、环境文化工程、自觉行为文化工程)为着力点,以树立“六个意识”(质量意识、大局意识、服务意识、角色意识、主体意识、发展意识)为抓手,以实施“五种管理”(榜样管理、目标管理、运动管理、责任管理、精细管理)为路径。在“家文化”的浓郁氛围中,温暖感、安全感、归属感、价值感、幸福感在教职员工内心悄然而生,职业的尊严和自身价值的实现愈发强烈。淡定、从容、自信的享受幸福而完整的教育生活,自然而然扎根于每个人的内心深处;以校为家、爱校如家、爱岗敬业、无私奉献的价值取向和人无我有、人有我优、人优我精、人精我特的职业追求水到渠成地成为每个人的自觉行动。有感性、有温度、有生命质感的民主、平等、科学、高效的绿色、和谐发展的生态校园逐渐成为学校一道独特亮丽的育人风景线。

  五育并举要兼顾广度与深度,“六会”教育包括“学会做人、学会kaiyun求知、学会劳动、学会生存、学会健体、学会审美”,各项内容既自成体系、各有侧重,又相互交融、彼此促进,各有鲜明指向,又兼容五育,能有效发挥树德、增智、强体、育美、创新的育人作用。在实践与创新中,学校教育的诸多壁垒逐步打通,实现了“课程育人”与“实践育人”相辅相成的协同育人。

  教育改革的核心在于课程改革,课程改革的核心在于课堂改革,课堂改革的核心在于学习方式变革。对教师来说,要“精准识变、科学应变、主动求变”。对学生来说,要给学生一个空间,让他们自己往前走;给学生一个条件,让他们自己去锻炼;给学生一个时间,让他们自己来安排;给学生一个问题,让他们自己找答案。

  改革之初,第十二中学选择走出去,学校先后与全国优质的北京人大附中等名校结成友好校,与沈阳市一三四中学、哈尔滨市实验学校建立东北“三校联盟”,在教育教学、师资提升、学校管理、资源共享等方面,遵照“五育并举”的一体化德育理念,进行全方位、深层次交流合作,转变学校办学思维,创新学校办学模式。结合“双师教学”“差异势能教育”“翻转课堂”等多种教学模式,第十二中学教师认真实践,大胆创新,研发出“三导、四学、五课型”课程品牌,实现了德育、智育齐发展,不偏废。“三导”侧重教师层面,“四学”侧重学生层面,五种课型是在“三导”“四学”基础上科学创设的五种课堂模式。这一教改成果能引领学生在课堂上“自主学习,合作kaiyun学习,探究学习”,激励教师在课堂上发挥激励、引领、点拨、协助作用,实现教与学的最高效益,打造向上、团结、协作的课堂文化,培养学生的倾听、阅读、交流、思维、实践能力,真正实现素质教育。经过不断优化kaiyun完善,“三导四学五课型”深受全校师生欢迎,五育资源在课程建设中不断整合、教学方式不断优化、教育质量不断提升。

  此外,第十二中学利用每周五下午两节课时间开设的二十六门选修课,以“兴趣自助餐”方式带领学生开展美育活动,培养学生认识美、爱好美、创造美的能力。

  美国教育家彼得克莱恩说:“学习的三大要素是接触、综合分析、实际参与。”新课程倡导的自主学习、合作学习、探究性学习,也是以学生的积极参与为前提。第十二中学充分开拓学校与社会资源,创建劳动基地、丰富研学活动、开展社区服务、拓展职业体验,在更广阔的领域落实五育并举,形成更为丰富的共育机制。

  教师充分利用学校的每一个角落,让学生切实成为学校的小主人,学生自我管理、自我规范、自我评价、自我提升,食堂、宿舍、校园、楼道、教室、阅览室、休息室等都是学生学习与成长的阵地。管理员、清洁工,是每一个学生兼有的身份,从成为初中生到走出第十二中学校门,学生感受着自律之下实现的自我成就。走出校园,很多工作岗位、职业人群、公益活动在不断成为第十二中学为学生搭建的实践平台;家乡内外、城市乡村,也是第十二中学培养学生爱家乡、爱祖国、担使命、拓视野、练意志、树理想的精彩天地。在学生身上,真诚的交际、仁爱的心灵、勤奋的精神、坚毅的品格、包容的胸怀、开放的思维正逐步形成,人格健全、身心健康、基础宽厚、个性突出、适应发展的“十全十美好少年”成为每个学生追求的梦想和目标。

  学校以“考核评价机制”与“课题科研机制”为德育工作提供充分的理论支撑,为学生的全面发展保驾护航。

  “考核评价机制”对“课程育人”具有护航作用,在教师层面,学校选用三参数判定法,综合考量课程育人实施是否得当,依此对教师五育工作进行综合评价;在学生层面则采用有谱学情分析法,它是以数据为驱动的学习策略领域一体化服务,大数据的采集、分析、报告系统,可为学生提供个性化成长方案,学校会将其中的认知分析与五育工作进行科学整合。“十全十美新少年”星级评定等考评机制,是建立的激励机制,也在有力保障着学校课程育人和“五育并举”的有效开展。

  课题科研活动的同步开展,为实践育人提供着理论助推。“五育并举”进程中,第十二中学先后参与了国家社科基金重点(重大)课题《人才培养模式的国际经验及改革研究》、国家基础教育实验中心重点课题《中国学校心理健康教育行动研究》、中国教育学会“十三五”教育科研规划重点课题《国际视野下中国初中育人模式创新的实践研究》、北京市教育科学规划“十三五”课题《交互课堂环境下“深度课堂”评价模型建构及其区域信息化融合发展研究》、黑龙江省教育科学“十三五”规划专项课题《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研究》等课题研究,这些课题都融汇了学校“五育并举”的实践与理论成果。通过对课题的探索和践行,教师德育工作的理论水平与实际操作能力得到有效提升,学校的五育工作得以进一步促进与优化。

  第十二中学在德育工作中坚持问题导向,通过内引外联、博采众长的学习借鉴和因地制宜、与时俱进的创新举措,使学校的“六会”教育不断完善、成熟,第十二中学将不断进行实践突破和理论创新,让更多学生可以全面发展,用寻梦、追梦、逐梦、圆梦构建不断成长的生命历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