kaiyun·(中国)官方网站

导航切换

联系电话:
027-88108487     13963666992

kaiyun·(中国)官方网站

kaiyun·(中国)官方网站
当前位置: 主页 > kaiyun建设

kaiyun啊中师!——百年陇西师范学校的发展历程

作者: 小编 来源: 网络   日期:2023-09-30 22:35

  原题:报效祖国 追求光明 服务大众 普及教育——百年陇西师范学校发展历程回顾

  甘肃省陇西师范学校是一所历史悠久、富有优良传统和深厚文化教育底蕴的中等专业学校。学校坐落在陇西仁寿山下、渭河之滨。占地13.33万平方米(200亩),固定资产7800多万元,校舍建筑面积40000平方米,藏书60000余册。有教职工123人,专技人员92人,其中高级讲师22人,讲师42人,省、市骨干教师28人。有学生1600余人。学校开设3+2大专班、体育、英语、计算机和普通师范专业。教学设备齐全,建有全数字化校园网络系统。

kaiyun啊中师!——百年陇西师范学校的发展历程

kaiyun啊中师!——百年陇西师范学校的发展历程(图2)

  学校所在地陇西,是甘肃省历史文化名城。自秦昭王二十七年(前280)置陇西郡,魏文帝黄初年间(220—226)将郡治迁至今陇西地域以来,陇西一直为历代陇山以西地区,甚至现甘肃境域的政治、经济、文化中心。元、明、清时代为巩昌府府治,即有府学、学宫、书院。陇西是李氏文化发祥地、古“丝绸之路”上的重镇,文化积淀深厚,教育发达。

  甘肃省陇西师范学校直接发端于陇西师范高等学堂。其前身是清同治十一年(1872)二次重建于陇西县城东大街的南安书院。陇西有书院,在清政府为改变封建教育的颓废局面,令各省督抚“严饬地方官兴复书院”,左宗棠驻政甘肃之时。史载,陇西城南仁寿山麓曾建有南安书院,“兵燹”焚毁后于道光5年重建。同治十一年(1872)巩昌知府支昭展呈请左宗棠核准购县城东街原姓宅二次重建。光绪十八年(1892)知府周景曾正式修成,并购经、史、子、集诸书,置箱存储。

kaiyun啊中师!——百年陇西师范学校的发展历程(图3)

  中国在鸦片战争后,西学东渐,民主科学思想大兴,戊戌变法,清政府实行“新政”,命各省将所有书院,于省城改设大学堂,各府厅及直隶州改设中学堂,光绪三十年(1904)周景曾便将南安书院改设为巩昌府中学堂。光绪三十二年(1906)时任巩昌知府的祁永膺“鸠材兴工,新建陇西师范高等学堂,以培师道。”此即甘肃省陇西师范学校之直接发端。

kaiyun啊中师!——百年陇西师范学校的发展历程(图4)

  中华民国二年(1913),巩昌府裁撤,巩昌府中学堂并入甘肃省立第三中学(天水)。甘肃省议会于民国六年(1917)决定,按所划师范区,在县城东街南安书院址,设甘肃省立第五师范学校。是年开学,招一年制乙种讲习科一班75名学生。

  民国十二年(1923)牟凤鸣任校长,即于翌年招四年制本科学生,并附设初级中学。越三年,招三年制简师,办前期师范。牟仲阳任校长期间,“锐意扩充,为五师增设中学,用心至苦”,办学成绩冠全省九所师范之首,省教育厅奖金质奖章一枚。

kaiyun啊中师!——百年陇西师范学校的发展历程(图5)

  民国十七年(1928)奉 “师范不得附设初中” 令,初中遂停办,陆续招三年制,四年制简师,一年制讲习科。民国十九、二十年,因经费缺乏,停止招生。民国二十一年(1932)柴庆荣任校长,加强管理,狠抓教学,增添设施,修建校舍,扩展校址,开僻操场,植树绿化,学制改为“四二制”(简师四年,普师二年),毕业生两次参加全省会考,成绩斐然。民国二十五年(1936),学校奉令以所在地冠名,更名为“甘肃省立陇西师范学校”,并招收小学短期师训班、义务教育短训班。

  1937年(民国二十六年),甘肃省立陇西师范学校第二次赴天水参加会考学生摄影

kaiyun啊中师!——百年陇西师范学校的发展历程(图6)

  民国三十三年(1944)发展成完全师范,开始招收普师学生。直至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前,甘肃省立陇西师范学校由中华民国甘肃省教育厅领导,先办乙种讲习科、附设初中、继办三年制简师、四年制简师,再办普师。同时举办短期义务教育、国民教育师训班,共十一种科别,四十一班,毕业学生1500多人。

  纵观历史,甘肃省陇西师范学校是在清朝末期,外国资本主义侵入,中国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时代背景下,由于“西学东渐”,科学民主呼声日高,戊戌变法失败,“五四”运动正在进行思想酝酿,为清政府一度实行“新政”,改书院为学堂,先办师范“以培师道”的产物。她诞生后一直在半殖民地半封建教育的束缚下,艰难发展,同时以其独特的能力,为陇中及周边地区、甚至甘肃省,培养了一定数量的从事基础教育的师资和各类人才。

  1949年8月12日,中国人民解放军第一野战军挥师西进,陇西和平解放,10月1 日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中国的社会性质发生根本变化。甘肃省立陇西师范学校摆脱了半殖民地半封建教育的束缚,获得新生,逐渐发展,步入了建立新民主主义教育,探索、发展社会主义中等师范教育的历程。陇西一解放,甘肃行政公署岷县分区行政督察专员公署即派田步霄为指导员接管了学校,遂由陇西县长张友生兼任校长。

  1950年省教育厅派中共党员李占春任代校长,学校改属天水分区行政督察专员公署管辖,更名为甘肃省陇西师范学校。1953年奉令改简师、普师为初师、中师,修年均三年,初师招小学毕业生,中师招初中毕业生。从1950年到1956年,甘肃省陇西师范学校加强了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建立了中共党支部、新民主主义青年团总支委员,成立了教育工会,实行了校长负责制,推行民主管理,改革课程,先执行西北局教育部修正的《 中师、简师课程科目及授课时数表》,后采用全国统一的师范学校教学计划。

  1956年开始加强专业教育,增设少先队工作、儿童文学、农业生产基础知识及教育教学实习。广大教师通过寒暑假集中学习,参加政治运动,学习苏联凯洛夫《教育学》,改进课堂教学,提高了思想觉悟和业务水平。一批知名教师,如刘滋培、吕金铭、张辰、侯海清等,严谨教学,深受学生欢迎。校长李占春以献身教育的精神,征购学校周边土地,扩大校址,动员师生kaiyun官网劳动建校,削平校界城墙跟陡坡,开劈操场;修建图书馆、师生食堂、教室和学生宿舍,学校面貌焕然一新。同时,为尽快培养从事新中国初等教育人才,除办好简易、普通师范班外,大力举办了各种短期师资轮训班、速成训练班。学校充满生机,为建设新民主主义的中等师范教育向社会主义的中等师范教育转变,营造了和谐的校园,创造了良好的条件。

kaiyun啊中师!——百年陇西师范学校的发展历程(图7)

  1957年初,毛泽东在《关于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的问题》中提出“我们的教育方针,应该使受教育者在德育、智育、体育几方面都得到发展,成为有社会主义觉悟的有文化的劳动者。”从此,甘肃省陇西师范学校在这一方针指引下,进行了建设社会主义中等师范教育的艰难探索。

  首先,明确培养目标,发挥“教育母机”的作用,培养了一批德、智、体全面发展的、具有社会主义觉悟和从事初等教育工作必备的文化专业知识的小学师资。到1965年毕业学生约3410名,分配到陇西、会宁、通渭、定西、临洮、渭源、榆中、天水、武山、甘谷、漳县等地工作。

  其次,遇到了“左”倾思想的干扰和破坏。1957年“反右”,1958年“大跃进”,学校盲目升格为“陇西师范学院”,1959年“教育革命”、“反右倾”,7名教师被错划为“右派”,校长李占春及教导副主任李瑜被强送“夹边沟劳教”死亡,教师“受整”,积极性受到极大挫伤,学校教育受到严重损害。1960年随着国家经济生活严重困难,学生大量流失。1961年初师撤销,学生回乡。1962年中师未招生。经过61至63年对教育工作的“调整、巩固、充实、提高”,实行《中小学暂行工作条例(草案)》,教育质量在明显提高的同时,指导思想上的“左”倾错误也逐渐升级。1960年“恢复两种教育制度”,甘肃省陇西师范学校为全省试行“半工(农)半读”的9所中师之一,招收“耕读师范班”学生。

  1966年,先开始“社会主义教育运动”,紧接着“文化大革命”爆发,开展“四大”(大鸣、大放、大字报、大辩论),学生“停课闹革命”、外出“大串连”,学校秩序大乱。经“造反”、“夺权”,成立“革命委员会”,“军管会”、“工宣队”进驻,领导“斗、批、改”,“清理阶级队伍”、“刮十二级台风”、“反回潮”、“学朝农”,学校领导机构瘫痪,教师惨遭“批斗”、“群专”。1969年下放到县,改为“ 五·七 红专学校”,停止招生,原有教师调往农村初中或小学,师资队伍被肢解。1971年学校开始恢复,招收“推荐”的高中学历的学生。1973年开始办体育专业班。1976年“四人帮”被打倒,甘肃省陇西师范学校恢复为定西地区直属。

kaiyun啊中师!——百年陇西师范学校的发展历程(图8)

  “文化大革命”对甘肃省陇西师范学校造成的灾难是十分惨重的,对社会主义中等师范教育该如何建立和发展,提供的教训也是十分深刻的。这些教训是,教育事业的发展,中国社会主义中等师范教育的建立、发展,必须紧紧依靠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必须实事求是,按照教育和师范教育的规律办事。发展教育事业必须首先办好“师范”,培养高质量的教育人才。必须尊重知识,尊重人才,充分发挥教师在教育事业中的主导作用,依靠教师办教育,不能忽视、摧残和打击教师,不能取消师范教育。

  1977年后,特别是1978年12月中国共产党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甘肃省陇西师范学校“老校焕新颜”,得到了突飞猛进的发展。1977年恢复统一招生考试制度。1978年恢复校长负责制,张翊岚任校长。 1979年增设二年制中师英语专业。1980年8 月,省教育厅转发教育部颁布的《中等师范学校规程(草案)》,明确中师实行党支部领导下的校长分工负责制。学校工作步入正轨。在地区教育处领导下,改办三年制英语专业班。抓教育质量的提高,与临洮、靖远师范成立校际教研组,定期研究教学。毕业生参加全区统考成绩良好。财政投资修建了办公住宿楼(1158M2)和仪器实验楼(544M2),办学条件得到改善。

  1984年伍鑫桂任校长,根据教育部《中等师范学校规程》和省教育厅《甘肃省中等师范学校学生学籍管理规定》的精神,整章建制,建立健全了一系列规章制度 ,建立恢复了教职工代表大会、学生代表大会、团员代表大会。学制改为四年,招收初中毕业生。明确提出和实行“三个面向”、“五个化”的办学宗旨和培养目标(即面向小学、面向农村、面向实际,培养品德优良化、知识专业化、爱好多样化、书写规范化、说话普通化的小学师资)。学生参加各级有关学科技能竞赛,屡屡获奖。

kaiyun啊中师!——百年陇西师范学校的发展历程(图9)

  1989年6月国家教育委员会颁发《三年制中等师范学校教学方案》,即构建必修课、选修课、课外活动、教育实习“四大块”有机结合的教育模式,除开设规定的必修课外,还开设文秘写作、教师口语、书法、舞蹈、简笔画、手工、小学管理、心理咨询等10余门选修课,组建了20多个课外兴趣活动小组。教育教学生气勃勃。教育实习贯彻《中等师范学校教育实习大纲》,提出定向招生、定向实习、定向分配,采取“见习在上”(在附小和城区条件较好的小学见习),“实习在下”(分散到各乡、镇中心小学实习)。毕业生由省教育厅核发毕业证、派遣证,经地区教育处直接分配到各县从事小学教育工作。

  上世纪九十年,甘肃省教育厅颁布《中等师范学校标准化建设标准》后,学校按要求进行了准备,先后由地区财政投资、省教育厅补助建成了两幢学生宿舍楼 ,一幢教学楼、师生食堂和锅炉房,立项建设2770平方米的艺术楼,陆续修建职工平房住宅6幢。省教育厅直接拨款装备了管乐队和一套生物标本,利用世界银行贷款装配了48座的语音实验室,改善了办学条件。推进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实施“122”工程(推进精神文明建设,狠抓课堂、食堂,提高教师、学生素质),建立两条线的政治思想教育工作机制,开展“五讲,四美,三热爱”、“学雷锋”活动和假期社会实践话动。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活跃,团委受到国家教育部,团中央表彰,学生会多次出席甘肃省学代会。

  学校于1994年12月评为“县级文明单位”,1996年1月评为“地级文明单位”。1998年9月伍鑫桂被中共甘肃省委,省人民政府表彰为“精神文明建设先进工作者”。这一阶段,实行由地、县统一招生考试择优录取新生,划片所属陇西、通渭、漳县、岷县等县的优秀初中毕业生竞相报考陇西师范,学生学习勤奋,并自学提高学历层次,毕业后都由各县教育局直接分配到小学(英语班毕业生分配到初中)从事基础教育工作。

kaiyun啊中师!——百年陇西师范学校的发展历程(图10)

  1997年7月起,赵兴刚接任校长。甘肃省陇西师范学校以“师范学校要坚持为初等和中等教育服务的办学思想”为指导,进一步发挥“教育母机”的作用,为定西地区的教育发展和经济繁荣,培养着实用人才。

  在继续办好普通师范班、英语教育专业班的同时,开办了计算机教育专业班,并以“开放开发”办学形式,与西北师范大学文学院、教育科学院联合开办了秘书学、教育学本科班,汉语写作与教学论、西部经济开发研究生进修班教学点。同时被上级有关部门确定为“定西地区专业技术人员继续教育基地”和“定西地区普通话水平测试站”,利用假期,对有关县(区)的500名小学教师进行继续教育培训和自学考试大专辅导,对2000人进行了认定教师资格的普通话水平测试和《教育学》、《心理学》辅导。

  教师教学研究和学术交流风气空前浓厚。先后有夏威夷大学研究院教授罗锦堂、台湾著名学者李乐诗教授、西北师范大学赵逵夫先生和心理学教授彭德华、中华诗词学会顾问袁第锐先生、甘肃省美协主席莫建成等来校讲学、作报告,进行学术交流。学术研究成果丰硕。师生在省级以上刊物发表论文400余篇,出版专著(合著)20多部,教研课题和论文获奖80多项,学生的各类知识竞赛和“小发明、小创造、小论文”多次获国家、省、地奖励,并收展示。

kaiyun啊中师!——百年陇西师范学校的发展历程(图11)

  这一时期,继续着力推进中等师范学校标准化建设和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利用“银校联手”、房地产开发的契机和收取学费的优惠政策,积极多方筹措资金,修建了720平方米的仿古屋顶办公楼、9000平方米的仿汉建筑式教学综合大楼,彻底拆除破旧危房,建成了采暖锅炉、供暖热力网,硬化、美化、亮化校园,建立了全数字化的现代信息教育网络和系统,学校面貌焕然一新,教育功能显著增强。2002年以最高评估分实现了标准化建设,省教育厅授予“甘肃省中等师范标准化学校”,2003年省委、省政府命名为“省级文明单位”。

  随着教育事业的快速发展,师范教育由三级向二级过渡,中等师范不可避免地面临着升格、撤并、转型的严峻挑战和艰难抉择。2006年8月临洮师范撤销,其师生并入陇西师范。在这样的大背景下,定西市委、市政府在2006年在陇西师范加挂了“陇西职业中等专业学校”牌子,2007年成功申办了“定西市技工学校”,隶属于定西市劳动和社会保障局。陇西职业中专和定西市技工学校的创办,学校开始主动由师范教育向职业教育过渡。2008年3月学校被确定为“定西市劳动力转移培训基地”。10月学校被省教育厅认定为省级重点中等职业学校。

  2009年4月定西市委、市政府研究决定由陇西师范整合陇西县域职业学校,成立新的“定西工贸中等专业学校”,实行“市县共管,以县为主”管理体制,8月甘肃省教育厅【2009】102号文件正式批复,10月23日定西工贸中等专业学校挂牌,标志着师范教育真正转型为职业教育。陇西师范完成自己的使命终将结束,定西工贸中等专业学校以新姿态诞生,这既符合国家和甘肃关于中等师范教育改革与发展的有关精神,又符合定西市师范教育战略调整和职业教育的现实需要。

  直至今日,“陇西师范”四个金色大字依然悬挂在校门正中,她堪称陇西历史的名片,文化的符号,教育的象征。

kaiyun啊中师!——百年陇西师范学校的发展历程(图12)

  甘肃省陇西师范学校这所百年老校,经历了清朝时期的萌芽初创,中华民国时期的艰难发展,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的获得新生,历经蹉跎、蓬勃发展、突飞猛进,为建立、发展中国社会主义中等师范教育做出了不可磨灭的巨大贡献。随着师范教育的快速发展,三级师范向二级师范过渡,2009年,经历了103个春秋的甘肃省陇西师范学校完成自己的光荣使命,荣耀地退出师范教育的历史舞台。

kaiyun啊中师!——百年陇西师范学校的发展历程(图13)

  一百年来,她肩负着“普及教育,移风易俗”的历史使命,充分发挥“以培师道”和“教育母机”的重要作用,培养造就了30000多名从事基础教育和其他职业的英才,遍布陇原,星罗中华,为推动人类的进步和社会的发展,贡献了或贡献着毕生精力和聪明才智。

  像曾任陇西师范前身南安书院山长的安维峻,勇敢弹劾专权卖国的清末最高权贵,威震京华,被誉为“陇上铁汉”。

  像上世纪20年代初任校长的牟凤鸣,在国难当头之际,投笔从戎,跟随抗日将领佟麟阁,转战中原北国,考察教育,并以死“唤醒国人”抗日,人称“陇上奇人”。

  像上世纪30年代中期毕业的张世英、李景春,为抵抗外来侵略,效命疆场,家乡铭碑颂为“抗日英烈”。

  像为新中国的建立,参加中共陇右地下党,英勇献身的上世纪30年代后期毕业的甄福堂、蒙之廉被列为“陇上英烈”。

  像在新kaiyun官网中国成立前夜,45名陇师学生及抱子偕夫参军、跟随王震将军西进新疆、解放边疆、建设边疆的教师王月美。

  像上世纪60年代初毕业的终身在农村小学执教、艰苦奋斗、创造了“兰华精神”的全国劳动模范李兰华和终生从教、作出优异成绩的全国优秀班主任王自笃等等,皆为佼佼者。他(她)们孕育、铸造了陇师学人“报效祖国,追求光明,服务大众,普及教育”的“陇师精神”。此精神,既是陇师学人、学子创造和树立的,也是陇师的代代学人、学子为之奋斗的。

kaiyun啊中师!——百年陇西师范学校的发展历程(图14)

  像清末主讲南安书院的安晓峰、历任省立第五师范学校校长的阎士珦、刘雪岩、牟仲阳、柴庆荣及执教的王海颿、张璧原、刘荷、刘寿吾等皆为远近闻名的学者。不仅学识水平高,而且德操优,堪为学范。特别是王海颿,为近代陇上著名学者、诗人。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曾长期执教陇西师范的李占春、刘滋培、吕益三、张辰、罗锦春、侯海清等知识渊博,治学严谨,堪为良师。转型改制之前,陇西师范有一支雄厚的师资队伍,其中不乏省级教学骨干、特级教师、学科带头人。代代学人励精图治,严谨执教,形成了甘肃省陇西师范学校“诚洁勤敏”的校训,“躬行实践”的校风,“敬业、博学、务实、创新”的教风和“尊师、勤学、求真、奋进”的学风。知行统一的校训、校风、教风、学风,警示和激励代代学子学有所成、学以致用,在教育和其他行业中有所为、能所为。

kaiyun啊中师!——百年陇西师范学校的发展历程(图15)

  一百年来,她的孕育发端、诞生发展,无不与社会的发展、政治的变故息息相关,无不与执政当地的官员和有识之士的关心支持息息相关。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她的新生,她的突飞猛进,始终离不开中国共产党坚强有力的领导。她在戊戌变法、清政府一度实行“新政”的背景下,由执陇西县的祁永膺创设,后由清末翰林、民国初年省议会、省教育厅的阎士璘力主决策,更名为甘肃省立第五师范学校。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她挣脱桎枯,获得新生,随着中国共产党直接领导的建立和加强,她朝气蓬勃、蒸蒸日上。后虽因“文化大革命”政治浩劫的摧残,一度消失。但拨乱返正后,她焕发青春,实现了突飞猛进。这其中也有历代党政领导、业务部门的频频视察指导所付出的心血与大力的支持。一句话,她是随着时代的发展而发展的,她是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成长的,她是在社会有识之士的关怀和扶持下发展的。

kaiyun啊中师!——百年陇西师范学校的发展历程(图16)

  伍鑫桂,男,汉族,1938年6月生,甘肃陇西人。1971年9月加入中国共产党,1963年8月兰州大学毕业参加工作,1984年1月至1992年5月任陇西师范校长,1992年5月至1996年9月任陇西师范党委书记、校长。1998年8月退休。

  王孝吉,男,汉族,1957年3月生,甘肃通渭人。1986年11月加入中国共产党,1975年参加工作,大学学历,高级讲师。1979年8月陇西师范毕业留校,1999年12月至2009年7月历任陇西师范教务处副主任、主任,办公室主任。2009年8月任陇西师范副校长,随学校转型又转任定西工贸中等专业学校副校长。2017年3岁退休。返回搜狐,查看更多